团队建设

 

公共体育团队承担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工作;组织开展校内学生体育活动与竞赛工作;负责学校运动队训练、竞赛与管理工作;负责学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;负责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工作;负责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等。

公共体育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3人,其中教授1人、副教授11人、讲师10人、助教1人,博士(含在读2人。自治区“双师型”教师21人。具备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人、一级运动员1人、一级裁判员15人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人。团队教研与科研成果丰硕,获省厅以上立项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0余部

近些年,公共体育团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屡获佳绩2021年全区学生体育系列比赛,在篮球、排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武术、游泳等项目中荣获一等奖21项、二等奖11项、三等奖10项;2022年广西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,在篮球、排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健美操、武术、游泳、板鞋竞速、抛绣球等项目摘得金牌18枚、银牌10枚、铜牌7枚同年的第十五届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,在民族健身操、蚂拐捉害虫表演项目获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2项;南宁市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,在武术、抛绣球、毽球、表演等项目共获二等奖三等奖11项此外,团队还指导学生参加第12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,获银牌2枚、铜牌1枚;2023年第22届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(总决赛)获两项冠军,并打破两项全国纪录,实现我们国家级体育赛事金牌零的突破2024年全区学生体育竞赛,在游泳、健身瑜伽、羽毛球、街舞、乒乓球、毽球等项目获金牌12枚、银牌10枚、铜牌7枚2025年广西第十届学生运动会,在篮球、足球、排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田径、游泳、啦啦操、武术、绣球毽球等项目获金牌2枚、银牌6枚、铜牌6

依托我们与南宁市民宗委共建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”。遵循“因地制宜、融合创新、 特色引领”的原则,选取具有代表性、可推广的蚂拐捉害虫、民族健身操、板鞋竞速、抛绣球、武术等项目,加以挖掘、改编、创新、规范,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校本化课程体系。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传递式、网格化的传习,让更多的学生乐于接受、勤于练习,实现以学促练、以练促训、以训促赛,搭建面向全体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、训练、竞赛体系;紧紧围绕“教会、勤练、常赛”学校体育工作要求,落实“健康知识+基本运动技能+专项运动技能+民族传统体育”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,强化民族传统体育的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功能,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。

经过多年实践,公共体育团队逐步形成“1个特色(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课程)+3个课堂(俱乐部教学+日常锻炼+实践竞赛相融合的教学体系)+3个评价(过程性评价+结果性评价+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)+4个保障(组织机构、制度机制、师资力量、场馆设施相组成)”+4个目标(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相统一)的“13344”体育育人模式。

友情链接

联系我们

地址:广西南宁市大学西路169号

邮编:530008

电话:0771—3187446(学院办公室)

0771—3228440(学院教务中心)

版权:bwin中国官方网站通识教育学院

学校微信

学校微信

学校微博

学校微博

学校抖音

学校抖音